中新网重庆新闻3月16日电 (记者 刘贤)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16日发布消息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在每周固定双向3班的基础上,已实现下行7班/周满载开行。
作为重庆乃至中国西部内陆地区最近的一条出海通道,南向通道陆上铁路运距全程仅1200余公里,单向运行时间39小时左右,累计开行107班上下行、内外贸同车的铁海联运班列。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分析,“行千里”的南向通道班列自去年9月常态化运行以来正朝“致广大”的方向发展。
首先,南向通道与中欧班列(重庆)联通合作,实现国际中转、内陆与海洋互联互通。欧洲的化工原材料等货物通过中欧班列(重庆),经重庆借助南向通道转运至东南亚;东南亚的服装、电子产品等货物,沿着南向通道直达中国西部,部分经重庆转运后到达欧洲。
同时,南向通道与近洋、远洋海船衔接越来越好。目前已实现广西钦州到香港“天天班”公共班轮,钦州到新加坡公共班轮直航3.5天,钦州到越南海防10小时直达。随着越来越多货运公司前来合作,南向通道外贸航线不断丰富和加密,抵达港口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38个国家的70余个港口,实现与全球海运网络的无缝衔接。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显示,南向通道外贸箱比例正逐渐提高。2018年1到2月,南向通道下行班列外贸箱占比达84%,上行班列达到19%。货品也在汽摩配件等工业制品基础上,扩展到建筑材料、粮食、机械设备及电器、化工原料及制品、有色金属、轻工及医药产品等8大货类30多个品种。
下一步,南向通道班列将拓展拼箱、冷藏箱、罐箱等业务。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称,将进一步做大国际中转业务。渝黔桂新物流有限公司拟通过区域联动、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一条铁、海、公、空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有机结合的陆海贸易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