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2月23日电 新时代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如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2月20日,南岸区教育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召开。
南岸区教育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十一中学召开。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大会以“适应高考改革,提升育人品质”为主题,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以及上海市优质高中的知名教育专家、校长与重庆南岸、铜梁、万州、石柱等区县的教育工作者齐聚南岸,就创新育人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高考改革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研讨新时代新高考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转变育人方式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南岸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陈健致辞。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本次年会确定的主题切中时代脉搏,顺势,适时,必要。”南岸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陈健表示,希望借此大会,南岸区教育学会团结带领33个专委会、4800名会员真干、实干、干出精彩,聚焦育人模式这一重点,集智集力,精心谋划,充分发挥引领服务职能,为行政决策、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服务。
陈健强调,各会员要揣摩教育慢下来的艺术,沉得下心,静得住气,不能急躁冒进,要稳扎稳打。同时,各专委会要融会贯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求新求变的思想融入到学校育人的各个环节。
南岸区教育学会会长杨旭红汇报2017年底换届以来的主要工作。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南岸区教育学会副会长、十一中学校长钟进友宣读对先进专委会和优秀会员的表彰决定。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大会对11个南岸区教育学会先进委员会进行表彰。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南岸区教育学会会长杨旭红作届中工作总结,汇报了2017年底换届以来的主要工作;南岸区教育学会副会长、十一中学校长钟进友宣读对先进专委会和优秀会员的表彰决定。
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讲话。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新高考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需要注意什么?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认为,要重点把握文化引领的核心价值追求,让师生认同学校文化;严把教育质量关,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提高育人质量。
同时,钟燕提出,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公平、均衡、优质和同质化的问题,鼓励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学校,并按照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与创新能力。
聚焦新高考 面向时代所需培养创新型人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承教授以《高考制度调整与一流大学人才选拔》为题作主旨报告。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大会还特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承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延明教授、同济大学招办主管樊文有博士、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等专家作主题报告。蒋承教授以《高考制度调整与一流大学人才选拔》为题,从“怎么理解新高考”和“综合素质评价与人才选拔”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张延明教授,以“适应新高考需要,思考新育人方式——《素书》要义解读与应用”为着眼点,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解读了《素书》要义,对当下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培养途径等具有启发意义。他强调,“道德仁义礼”,是人才内核,也是治国所需。
当天下午,同济大学招办主管樊文有博士围绕年会主题,讲述了关于新高考背景下的综合评价录取等相关内容,大会还举行了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微讲座与圆桌座谈,共同探讨了高中面临的新问题与育人方式变革。(邓红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