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2月19日电 追寻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18日下午,由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联合主办的“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红色思政精品课例评比展示活动在重庆南开中学举行。全区中小学思政课老师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将真实生动的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引领青少年学生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沙坪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户邑,常务副部长刘望,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向斌,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何江,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陈彦,南开中学副校长杨华跃等出席活动,活动由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江小波主持。
守住思政课堂阵地 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
沙坪坝区作为红岩精神的重要发源地,针对“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的问题,多次调研、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以“红色思政课”为主线,开展红色思政课精品课例评比展示活动,守住思政课堂阵地,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
重庆七中张博老师向学生讲述“绣红旗”的故事。新华网发(王楠 摄)
展示课上,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新华网发(王楠 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诗歌朗诵。新华网发(喻庆 摄)
南开中学徐盛之老师讲授《狱中八条——血与泪的政治嘱托》。新华网发(王楠 摄)
六十八中杨黎老师邀请学生分享阅读红色家书的感悟。新华网发(王楠 摄)
讲《红梅花儿开》一课时,同学们向先烈“小萝卜头”致敬。新华网发(王楠 摄)
滨江小学学生展示烈士画像。新华网发(王楠 摄)
活动中,重庆七中张博老师带来思政课《追忆狱中红旗,见证信仰力量》,以狱中红旗为线索,以信仰为主题,设计了“绣红旗,迎曙光;染红旗,壮豪情;读遗诗,品信仰;扬旗帜,勇担当。”等环节,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思考红色故事对自己的人生启迪;国家为什么要对领导人的行为做严格的要求?南开中学徐盛之老师执教《“狱中八条”——血与泪的政治嘱托》给出了答案,他通过讲解真实的案例,听取学生对模拟情景的看法,讲述了党的严明纪律;红色家书承载着人格亲情,蕴藏着智慧和力量,六十八中教师杨黎带来红色思政课《品悟红色家书,厚植家国情怀》,通过引导同学们诵读革命先烈的家书,分享自己的感悟,创作告白祖国的誓言,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如何让小学生深刻领会红色精神内涵?滨江小学杨淑雯老师带来红色思政课《红梅花儿开》,以同学们熟悉的“小萝卜头”的故事,结合同学们身边的正能量故事,引导他们学习英雄事迹,传承英雄品质。
四名老师展示的红色思政课,巧妙地融入了罗世文、江竹筠、王朴、“小萝卜头”等众多革命先烈的故事,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得听、有得看、有所思、有所悟。
徐盛之老师表示,这次课例评比活动,把红色革命历史作为思政课堂内容载体,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红色基因,另一方面,教师在给学生讲述红色故事的同时也在接受红色精神的熏陶。
充分发挥精品课例示范引领作用
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向斌宣读红色思政课精品课例评比结果通报。新华网发(王楠 摄)
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望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新华网发(王楠 摄)
据了解,沙坪坝区“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红色思政精品课例评比活动自2019年10月启动以来,全区88所公办中小学500余名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合作教研,共征集参赛课例200余篇,评选出一等奖23篇,二等奖35篇,三等奖60篇。同时,将从一等奖课例中择优选编出版《沙坪坝区中小学红色思政课精品课例集》,充分发挥精品课例示范引领作用。
“此次活动中的4堂展示课,均为一等奖课例。课例展示有助于引领教师吸纳群体智慧、激发创新意识、提升专业能力,让教师们在观点交汇和成果优化的融合中受启发。”沙坪坝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获奖老师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全区思政课老师虚心学习,当好‘主力军’、守好‘主阵地’,创作出更多、更好主题鲜明,凝聚人心,富有力量的红色思政课精品课例。
借力红色资源 推动“两讲”走深走实
沙坪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户邑讲话。新华网发(王楠 摄)
“沙坪坝有上百所中小学,20余万在校师生,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区,‘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理应走在前面,率先垂范。”沙坪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户邑说,少年强则国强,沙坪坝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以红色思政课精品课例评比及展示活动为抓手,将真实生动的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让青少年深刻领会红色精神内涵,透彻感悟红色文化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何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