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1月15日电 收到诈骗信息怎么办?如何应对网络欺凌?怎样保护个人信息?14日,为深入推进“扫黄打非·护苗2019”专项行动,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环境,南岸区委宣传部、区教委联合启动2019年“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引导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南岸区2019“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启动仪式。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今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腾讯公司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乡村行活动,重庆市的主题活动也已于10月29日正式启动。
南岸区委宣传部表示,此次“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将通过讲师团授课等系列活动,让“护苗·网络安全”课堂走进全区68所中小学校,覆盖9.1万师生,帮助和引导未成年人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风险陷阱,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为护苗授课讲师团教师颁发聘书。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据了解,讲师团成员主要有茶园新城中学廖林、11中金科学校吴娇玲、南坪实验外国语小学胡静、11中学涂敏和珊瑚实验小学廖茂等5名教学经验丰富、网络安全基础扎实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德育学科教研员组成。
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潘文荣布置“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工作。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潘文荣在布置“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工作中称,授课讲师团将陆续在11月14日至25日期间开展5场进校授课活动,由教师进修学院同步进行视频录制。11月25日后,区教委将“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视频资料发放到各中小学校,各校结合学校实际,通过班会课、德育课及其他活动课程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进课堂”活动。
重庆市网络安全课讲师、茶园新城中学教师廖林向学生讲述如何应对网络欺凌。新华网发(邓红娅 摄)
启动仪式结束后,“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活动首讲在茶园新城中学开讲,重庆市网络安全课讲师、茶园新城中学教师廖林以图文视频结合、现场互动问答等方式讲授了“谨防网络诈骗”“拒绝网络欺凌”“保护个人信息”“辨别网络谣言”“远离不良信息”以及传播网络正能量等网络安全知识。
南岸区委宣传部提醒广大师生,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发现涉及传播不良信息的图书、漫画、游戏等相关情况,可通过学校及教委及时反映,区委宣传部将联合公安、网信、文化等部门联动,扫除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关链接
谨防网络欺诈
“在么?我最近出了点事,急需用钱,能借我点钱吗?”“红包返利,这‘红包’有毒!”……生活中,我们经常收到这样的信息,往往在这些信息中就隐藏着未知的诈骗风险。
授课现场,廖林老师通过列举常见的几种网络欺诈案例,让学生随时保持警惕。
廖林表示,凡是遇到网络诈骗的情况,一定要做到不点击未知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贪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涉及钱财信息,一定要和父母说;给手机和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发现疑似诈骗内容及时举报。
遇到网络欺凌怎么办?
“你经历过网络欺凌吗?又是如何应对的?”其实在生活中,网络欺凌带来的伤害远比想象的大。关于什么是网络欺凌,廖林老师向学生作了介绍。
如,在社交媒体上创建、传播和他人相关的羞辱性文字、照片、视频等,通过贴吧、社交群、聊天室、论坛、邮件、短信等辱骂、攻击别人,在贴吧、社交群、聊天室、论坛等社交媒体曝光他人的隐私以及在社交媒体上排挤他人等行为都属于网络欺凌。
当遭遇网络欺凌时应该怎么办?廖林建议同学们不要沉默而是说出来,并且保留证据,寻求爸爸妈妈或老师的帮助,如果涉及违法内容,必须马上报警。同时,在遭遇网络欺凌过程中,不应该以暴制暴。
学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下面哪些属于我们的个人信息呢?姓名、获奖经历、父母工作单位、电话、放学路线等。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廖林给同学们支招,要求学生做到不点击未知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隐私信息,使用社交账号时将身份信息模糊处理,不做任何会让自己不自在的事,第一时间和爸爸妈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