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0月20日电 10月17日晚,由合川区人民政府、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办,合川区教委、合川区陶研会承办的“迎学育之新 颂桃李芬芳‘面向2035:重启学·育方式变革’”主题晚会举行。
整场主题晚会分为“潮起·浪涌三江”“扬帆·知行合一”“启航·桃李芬芳”“乘风·护航未来”“破浪·栋梁兴邦”五个篇章,按照“新二十三常能”框架编排,将其内容用节目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所有节目均为师生原创,由全区近600名师生共同呈现,展示了合川教育近来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和全区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舞蹈《咏莲》。新华网发(合川区教委供图)
观众认真观看节目。新华网发(合川区教委供图)
晚会在开场舞蹈《咏莲》中拉开了序幕。《咏莲》用优美的舞蹈向大家呈现了三江宝地上周敦颐、黄炎培、晏阳初、卢作孚、陶行知等教育家的故事。合川钓鱼城是一座军民用血肉捍卫了36年的英雄之城,舞蹈《钓鱼城》展现了巴渝人的灵魂——坚贞不屈、勤劳勇敢。
情景剧《遇见·1939》。新华网发(合川区教委供图)
舞蹈《小先生》。新华网发(合川区教委供图)
1939年,陶行知在合川创办育才学校,带来了“学”“育”革新的理念,今天的教育人以陶先生为镜,践行“学”与“育”的变革。由80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带来的大合唱《立德报国谣》,唤醒学生不仅要用双手去劳作,还要学会思考,践行了陶先生提出的“手脑并用”的理念;情景剧《遇见·1939》重现了陶先生经典的“四颗糖”的故事,体现了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舞蹈《小先生》以中国舞的元素,展现了陶先生提出的“自觉觉人、即知即传”的小先生理念……
晚会在快闪《我和我的祖国》中走向尾声,全体演职人员走向舞台,挥动国旗,唱响对祖国的赞歌。
近年来,合川区扎实开展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工程等十大工程,深入推进“行知品质课堂”改革,以“面向2035”为奋斗目标,用行动奏响时代强音。合川教育人利用区位优势,深挖陶行知教育思想精华,在继承和发扬当年育才学校“二十三常能”的基础上,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提炼出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的“新二十三常能”体系,聚焦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并以课程方式推动落实。